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教学工作 >> 正文
教学工作
必赢437官方网站第七周本科线上教学工作总结
作者:  文章来源: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0-07-13  阅读次数:

4月3日,我校第七周本科线上教学工作已顺利结束,全校本科线上教学工作继续有序开展,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周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线教学有序推进

1.课程在线开课情况保持相对稳定

按照教学计划,本周应开课程1226门(2349门次),实际线上开课2289门次,开课率97.4%。其中公共必修课应开521门次,实开521门次,开课率100%;专业必修课应开1306门次,实开1277门次,开课率97.8%;专业选修课应开418门次,实开395门次,开课率94.5%;通识教育选修课应开104门次,实开96门次,开课率92.3%。开课涉及开课单位25个(包括20个学院,党委学工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就业指导中心、武装部、图书馆等)。按教学计划授课教师应有1311人,实际在线授课教师1301人,教师授课率达99.2%;本周按教学计划上课学生应到179158人次,实际上课学生178528人次,学生上课率达99.6%

2.课程在线教学平台运行平稳顺利

依托善思学堂(Blackboard Learn+平台)开展在线教学课程504门次。每门课程平均访问量1513人次。其中本周学生人均访问量排名第一的课程为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陈林老师负责的地球概论,学生人均访问量达152.4次(本周生均访问量前十的课程基本信息见附表)。在利用善思学堂开展师生互动方面来看,发帖量最高的课程为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陈林老师负责的“地球概论”,发帖量达1018次,其中学生发帖量为747次;教师发布作业次数最高的课程为化学化工学院李超群负责的“有机化学”,发布作业次数为4次;教师发布测试次数最高的课程为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朱陆军负责的“普通物理”,发布测试次数为3次。

同时,本周有12位教师的14门课程,通过善思学堂使用Classin在线教室开展在线直播教学课堂26节次,参与学生2123人次。

依托超星平台开展在线教学课程510门次课程,其中自建课程运行355门次,新建课程3门次。其中活跃课程290门,共有297位教师在线上开展教学,上线学生一共12937人,平台访问量7174163人次。本周运行班级727个,教师一共在线上发布了签到、问答、选人等405个课堂活动,发起课堂讨论262个,发布课后作业424个,教师在线上批阅作业1569个,11586个学生参与讨论并完成任务,4551人次完成了老师线上布置的作业

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累计共建SPOC课程78门,涉及开课单位15个,授课教师94人,学生6592人,累计参与在线讨论交流18468次,其中课程讨论交流总数和人均参与讨论交流次数排名第一的均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邵仲世老师的“高级程序设计”,总数3674次,人均约28次。依托智慧树网、积学堂、雨课堂等平台开展在线教学情况保持基本稳定。

二、第三期教学经验分享活动成功举行

本周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教务处组织开展了第三次空中沙龙——在线教学经验分享会。本次分享会有分别来自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和外国语学院的高贵田、葛文双、操林英三位老师对自己开展在线教学的情况和经验进行了介绍和分享,主题分别为统筹战疫与课程思政基于网络学习分析的在线直播课程教学设计与组织以学生为导向的线上课程设计初探。本次分享会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何聚厚老师主持,依托腾讯会议在线开展。

三、教学过程督导保障有力

本周教学督导工作进一步强化线上教学工作,充分发挥校院两级督导力量和学生信息员作用,通过进入在线课堂、电话访谈沟通等方式深入课程教学一线了解课程具体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并反馈教学问题。从督导情况来看,本周在线教学工作整体顺利平稳,但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本周内各大教学平台运行基本平稳顺利,个别时候遇到网络不顺畅问题,教师们能够及时调整授课方式,同时采用其他交流活动方式,最大程度降低网络不顺对网络直播教学的影响,强化师生交流互动效果;部分课程采用“课程平台+QQ/微信群”等多种方式融合实施线上教学,相互弥补了不足,但近期在督导过程中发现,部分课程对QQ/微信群等即时交流互动方式过于依赖,导致课程平台使用率较低,因为其他线上交流方式不能有效保存在线教学过程中的资料,也不利于教学管理。因此,建议老师们充分利用课程平台的功能开展交流互动、发布提交作业、进行测试考核等教学活动。

美术课等实践类的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殊性,督导重点关注了其线上教学开展情况,其中在两个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一是线上教学无论对教师或者学生来说都比平时费时费力,如果还像平时一样上课,老师也疲惫,学生也很累,且教学效果并不一定很好;二是教师的理论讲解或者作业分析过程中,应尽量提升互动效果,提升学生参与感。因此,督导老师们建议优化此类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适当缩短教学时间,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升学生参与感和获得感,从而有效提升实践类课程教学效果。

四、虚拟仿真实验助力在线实验教学质量提升

我校充分利用虚拟仿真等前沿技术,通过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虚拟实验环境,有效弥补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无法开展真实实验教学的短板,进一步提升了在线教学质量。

1.“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重现——唐诗话长安城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助推中国古代文学实验教学模式创新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与网络与实验中心共同携手,以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环境,通过诸多专题标引与内容拓展,形成文学文本与文学环境的立体融合,辅以VRAR技术,使学生参与虚拟要素的制作、触发与勾连,建成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重现——唐诗话长安城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并于201910月获批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并获得参加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评选资格,目前2019年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该项目链接如下:

网址1http://vr.yywx.snnu.edu.cn/vr/tcac/

网址2/index.html

原来名称也丢了

该仿真实验项目在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程和《唐诗与长安文化》慕课的基础上,将重要诗人的行迹、经典诗篇与唐长安城的经典建筑、政治军事大事、乐舞文献记载等有机整合为一体,具体还原唐代长安城核心格局,以及其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意义,为今日之一带一路寻求事实依托,不仅使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也便于宣传国家重大政治策略。

该项目改变了传统文科课堂单一讲授的模式,在师生联动的体系中,通过全面的要素聚合,将建筑、政治事件、美术遗迹、乐舞文献、西域文献这些因素变成可感的因素,为学生提供直接而全面的沉浸式体验,真正体会唐诗与长安城的紧密关系,而不再停留在枯燥的知识背诵和简单的视频短片层次上。同时,通过学生动手、团队协作,建构虚拟环境,使学生仿佛回到唐代都城长安,感受人文环境,熟悉诗歌创作情境,完成对唐长安城的理解,以及虚拟平台的建设,从而达到在快乐中学习诗歌,在愉悦中感知长安文化的魅力。

2.虚拟现实技术助力生命科学学院线上实验教学

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陆续开发完善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秦岭生物学野外实践教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未知基因功能研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秦岭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育及规范化生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

中心针对性地录制了实验教学内容说明视频、实验操作教学指导视频等,学生可以根据视频的介绍及引导,随时、随地自主进行实验实践,为学生线上自主实验与实践提供有力保障,有效弥补了目前线上教学无法开展实验教学的不足,进一步提升学生线上学习效果。截至目前,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虚拟仿真资源日均访客100人左右,学生反馈虚拟实验效果良好。

原来名称也丢了

《秦岭生物学野外实践教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围绕秦岭主峰太白山北坡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动物、植物和植被状况,真实重现农林经济带、阔叶林带、针叶林带、亚高山灌丛草甸带、高山流石滩带5个垂直功能区带,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零距离、全视角观察秦岭地区代表性动植物物种共计140余种,在VR系统中充分体验并学习掌握以太白山为代表的秦岭地区环境-物种-多样性-分布规律-环境保护的知识体系、消除理论知识和现实状态之间的距离,建立系统的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知识网络。网上学习网址为http://vlab.snnu.edu.cn/web

原来名称也丢了

《秦岭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育及规范化生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真实重现了药用植物野外认知、实验室组培及快繁、工厂化规范种植及加工、以及先进的检测平台四大实验环境,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实现零距离、全过程交互操作;在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中充分体验并学习掌握以秦岭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为代表的物种认知-组培繁育技术-药材加工工艺-中药质控检测体系的知识体系,消除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对我国天然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应用的创新创业能力。

网上学习网址为:/index.html

原来名称也丢了

五、在线教学典型案例继续涌现

经过一个多月的线上教学实战演练,我校教师在学习与交流中逐步探索出更加适合的线上教学方法,各教学单位典型案例不断涌现,值得广大教师学习借鉴。

1.音乐学院——探索实践性课程在线教学模式,悉心指导

1)侯玥彤老师——大小课相结合进行声乐课程指导与示范

课程名称:《声乐》

【大课小课相结合,直播讲授重实践】

本课程实践性强,侯老师通过钉钉平台进行直播授课,一是利用软件直播功能进行大课讲授,开展共性教学,提前三天在网络平台群内公布授课内容,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主要涵盖声乐理论以及声乐相关知识,起到与技能训练相辅相成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演唱实践,并配合讨论、答疑、作业环节。二是利用视频会议软件进行专业一对一小课教学,针对学生录制的作业视频进行分析和研判,提出问题所在并讲解演唱技巧以解决。

【以《新老声乐作品的练唱技巧》为例】

通过学歌练歌两大部分授课。学歌中的作品应是先通过读谱学歌(包括音准、节奏、朗读歌词),完成准备工作后再借鉴现有的演唱版本(包括音视频等)来练习。作品往往只有歌谱,没有音视频的参考。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先看歌词,读词义;再看曲调,唱谱子;查阅作品背景(可与作者沟通);词曲结合学唱;标记歌谱中的表情记号来进行二度创作。

【利用网络便捷性,开拓艺术实践新思路】

利用直播平台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便于师生互动学习、讨论及答疑;将大课及小课视频在网络平台共享,便于学生反复学习与练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消除了利用传统场地演唱实践的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利用网络媒体进行艺术实践的新思路。

【总结直播教学经验,提升课堂质量】

如果采取直播授课模式,教师必须要进行提前备课,特别要注意与平时面对面授课形式的差异;无论大课还是专业小课,针对本专业,最好以视频的形式回课与交付作业,这样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练习的情况,并排除由网络不稳引起的声音失真等问题;在大课讲授时留出相应的时间解学生们的共性问题,帮助学生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大课与小课结合教学的形式,既可保持平时上课的常态,亦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2)郑璐老师——克服时差网络困难,悉心指导动作要领

课程名称:《中国民族民间舞》

【克服重重困难,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一门技法课,课堂中对学生身法和舞姿的纠正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远程教学对这类技法课程的授课难度非常大。在接到远程上课的通知时,郑璐老师正身处疫情严重的意大利罗马,航班取消致回国受阻;同时,由于各大直播软件服务器都在国内,在国外访问不够流畅,加上意大利与国内有7个小时的时差,进一步加剧了远程网络授课的困难。郑老师在与几位班干部反复多次沟通后,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授课,经过磨合尝试微信、腾讯会议、zoom等多个平台,使得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顺利进行。

【通过视频教学耐心指导每一个动作】

本课程通过微信平台、zoom平台进行线上教学,首先在微信群里把要学习的组合视频上传,在课下学生们以四个八拍为一组进行自学并录制视频上传至微信群里;然后通过zoom平台进行视频教学时,根据学生提交的视频作业具体指出同学在舞蹈过程中的姿态、动作、节奏等存在的问题;接着将问题汇总、录制成视频上传至微信群,方便学生纠正;最后,学生把纠正过的视频录制好单独发给教师,教师再进行观看动作有没有纠正过来或者还存在哪些问题,再次进行指导。

2.计算机科学学院任美睿老师——云端战,多措并举,融情于教

课程名称:《离散数学

【积极应对,做好线上授课准备】

任美睿老师从23日开始做课前准备,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几乎所有培训课程,并加入了学校各种在线教学服务群,积极钻研,比较各种平台的优势与不足,最终确定线上授课方案。同时,在217日开课前完成了在BB平台上的课程建设,上传了包括两周授课内容的9个微课视频,提前布置了预习作业。由于所讲授的《离散数学》课程涉及大量的推导和证明,任老师专门订购了写字板和手机支架,以便方便高效地为学生演示推导证明的过程。

【采用组合式教学模式,多措并举】

在授课模式上,任老师采用多种教学平台和智能工具相组合:以BB平台作为课程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发布微课视频,布置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单元测试,推荐拓展阅读材料以及讨论。以腾讯课堂作为课程直播平台,嗨格式录屏大师作为微课录制工具,问卷星作为学情和学习反馈问卷调查工具,QQ群、微信群作为答疑、交流和发布通知平台。同时将教学内容、学习资源、学习任务、讨论互动内容等多种学习内容相组合;将形成性评价、多元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组合,多措并举开展线上教学。微课视频会提前两周发布BB平台,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由于离散数学的作业量比较大,每周都要留1-2次作业,每次作业近100本,任老师都会在BB平台上给每个同学认真批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也会对学生的共性问题统一讲解,每次作业的答案也会通过QQ群发给学生,让他们就个性问题再做修改。对于重点章节都会在BB平台上发布单元测试,让学生通过测试发现不足,查缺补漏。

利用组合式答疑方式,有的放矢

答疑环节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QQ平台的普及性、信息即时收发以及可以语音、视频等特点,针对学生所问问题的难度和易于理解程度,采取不同的答疑方式。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采取文字答疑;如果涉及需要加以过多解释的问题,采用语音答疑+图片答疑;对于需要推导证明的问题,采用手机录制小视频答疑等不同的方式,并建议学生尽量在QQ群提问题,这样共性问题,就可以一次性解决,个性问题,对其他同学也有借鉴作用。

重视学生感受和需求,融情于教

疫情期间,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听课效果,不受家中孩子们的干扰,任老师特意延长租房时间,自己到刚装修好的房子去给学生上课、录课。为了减轻疫情期间学生不能返校的不安与忧虑,她有意识地在ppt课件中插入一些表情包,为的是让学生更有兴趣上课。她还通过问卷星了解学生网课设备准备情况、做学情调查、上课效果反馈等,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和设计授课方案。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校园里一片生机,她把用手机拍摄的校园景色通过QQ发给想念学校的学生,欣赏更美的校园风景。

学生孜孜以求,认真学习

疫无情,教有爱;守初心,担使命。只要教师关注学生情感,有意识地营造宽松、民主的气氛,学生也会对学习有更大的热情。课堂上学生认真配合,积极回应,认真记笔记,看到学生的孜孜以求,渴望学习的状态是令教师感到最欣慰和幸福的事。

3.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韩国栋老师——强大硬件与课前测试两手抓,融入动画丰富课程趣味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身处老家,克服困难,积极备战,确保教学】

开学之初韩国栋老师身处老家,既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又没有在线教学设备,加之韩老师的眼睛曾多次做过手术,面对重重困难,韩老师没有退缩,他积极响应号召,立足本职,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为此,韩老师专门腾出一个房间用于教学,向亲戚借了一台电脑,又网购了打印机、三脚架、黑板粉笔、微课拍摄仪器、手机俯拍架以及写字板等一系列设备辅助教学。同时,韩老师从网盘里找到他所有的教学资料,因为视力很差,他不得不用较大号字体打印出来,便于使用。

【调查实践确定课程直播平台】

为了选取一个比较合适的直播平台,韩老师也是多方考察,调查了许多中学采用的直播平台,发现中学老师普遍使用阿里的钉钉给学生直播上课,效果很好。于是韩老师也决定使用钉钉这个平台给学生上课,且在正式授课之前,韩老师又给学生做了各种直播测试,以确定最终的课程形式。测试的直播授课方式有四种:黑板加粉笔、分享电脑屏幕、手机俯拍、写字板。

【问卷调研考虑学生听课感受】

韩老师针对所带的学生做了一个关于直播授课方式的问卷调查,综合显示大多数学生更喜欢最接近真实课堂的形式,即老师用黑板加粉笔讲解的直播方式。于是韩老师就决定在课堂上讲解内容时采取这种方式,而在辅导答疑时,或者应对别的特殊需要时再采取其他几种方式。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韩老师就是这样克服重重阻力,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展开了自己的线上教学工作。

【积极参与线上教学沙龙分享经验】

韩老师经长途跋涉返回西安居家隔离期间,除了做好教学工作以外,还积级地投身到学校组织的各种线上教学沙龙活动中,给大家分享他的线上教学经验。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高数课堂】

韩老师致力于创新高数课堂教学的事业,努力把一向被学生认为枯燥、无聊的高数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韩老师与学生一起编写了一些融合高数知识点与思政内容的数说思政小剧本,计划做出一系列数说思政的动画短片,在上课教学到相应章节时放映。课程团队克服疫情影响完成了第一个动画短片的制作。

4.国际汉学院强化项目组——克服时差多国直播,互动教学丰富课程,线上教学不打折

课程名称:《HSK强化汉语(下)》

【周密部署准备:统计各国学生直播课时间,重组线上直播班级】

强化班共有来自十几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78名外国留学生,上学期安排在7个平行班进行学习。考虑到基础语言教学实时互动的必要性,决定采用直播为主讲授知识,录播为辅拓展技能的线上教学模式。为解决时差、软件等各种问题,214日起,强化组在负责人李敏老师的带领下着手准备线上教学方案。首先,经过对QQ直播、企业微信、唐风汉语平台、钉钉直播、雨课堂等各款软件的对比试用,发现各软件包括QQ在国外均有注册困难等问题,最终确定了钉钉为备选直播软件;随后,由各班原班主任逐个统计学生期望上课时间,最终得到5个时间段,开设5个线上班级,邀请学生加入各线上班级群;开课前夕,各线上班级通过视频会议方式组织在线注册,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使用钉钉直播课功能,确保学生了解线上教学方式,积极参与学习。

【直播汉语综合课:天涯共此时的互动汉语学习】

综合课老师李敏、曹捷、李晶、鱼茜和张释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统筹安排,针对线上教学课件为主要呈现方式的特点,潜心完善PPT课件,通过富有逻辑的引导和内容组织将知识融合在一起,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汉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学将互动放在首位,教学过程中,利用生动图片等设置互动问题引导学生表达。学生克服了网络延迟、卡顿的问题,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切实参与线上学习。

【录播课:拓展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强化汉语(下)》还设置了三门录播课程:

阅读课——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了解中国文化。以简单清晰的课件和生动的讲解引导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同时学习答题技巧,每课最后,都加入文化知识,中西融汇,文化对比,触发共情,以学生自己的文化吸引学生,以中国文化丰富学习内容。

汉字课——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线上也别忘了动笔。对于留学生来说,汉字是学生学习最大的问题之一。铁志怡老师广泛学习线上汉字课优秀案例,深入思考,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将汉字课与HSK汉语综合课相结合,学生在了解汉字知识的同时,复习、预习了综合课内容。

听力课——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听懂了才会说。线上教学的时候,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学生普遍在原籍国,缺少目的语汉语的输入,因此,王晶老师结合HSK4考试题型,录制音频、视频、制作PPT课件讲解听力技巧,为学生创造听汉语的环境,检测学生听汉语的成果。

【课后作业:少而精,保证提交率】

针对线上教学特点,作业布置讲求少而精。为保证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控,每个班的作业都私发到个人,提醒学生完成,学生在钉钉app内线上提交作业,老师在线反馈。

【教学管理不放松:利用软件统计功能,落实学生日常管理】

学生身在不同国家,教学管理相对困难。强化组教师通过钉钉线上班级群和微信原班级群双管齐下监督学生学习,对每一个学生、每一次课堂、每一份作业都详细记录并及时与留学生管理办公室沟通,保证学生的到课率和学习效果。直播课前点名签到、直播课中随时点名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每堂课后,利用钉钉自动统计观看记录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的功能,进行学习情况监控,并日日反馈。

5.国际商学院芦笛老师——多举措复合式教学,融入热点与课程思政

课程名称:《财务报告分析》

【明确课程定位,主动应对挑战】

芦老师所带的《财务报告分析》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受疫情影响开展在线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芦老师积极应对,把这视为金课项目理念贯彻实践的契机,将《财务报告分析》传统线下授课的教学模式改造成为符合在线教育的混合式教学发展趋势的机遇。芦笛老师系统学习了在线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式,多管齐下,充分利用在线教育的优势,选择在线课程平台,设计教学活动环节,开展课前学情分析,构建在线评价体系。

【把握在线教育规律,完成学情分析与课程平台重构】

在线教育不同于传统课堂授课教育,有其独特的规律性:第一,教与学的时空分离;第二,学生与教师之间交互方式的转换。把握以上规律性,芦老师迅速搭建了以Blackboard平台和腾讯课堂为主,包括腾讯会议、微信群其它在线工具为辅的复合式课程教学体系。同时,为了保证学习效果,芦笛老师首先对学情情况进行了调查,其次将课程授课过程划分为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讨论和答疑,以及课后评价三个环节。其中,利用BB平台进行教学计划、学习指南、课件、拓展资源等内容分享,有利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同时利用腾讯课堂直播实施教学内容拓展、案例分析、课程答疑与小组讨论等进一步与学生互动,后续通过BB平台讨论、测试与作业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洞悉在线教育特点,以学生为核心组织教学活动】

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直播课是在线课程中最主要的两个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的质量决定了教学目标是否可以实现。由此,芦笛老师认为,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知识、提出问题、归纳重点;而教师直播课的主要任务是:回顾重点、讲解难点、联系实际

1)课前热点分享,引导学生发散思考。每节课课前都会向学生分享行业内宏微观信息,引导学生利用本门课的知识进行发散思考。比如近日疫情期间因手撕员工联名信的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意外走红,以此讨论现金流与付现成本对餐饮业的影响。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四大报表相关项目的理解与应用,另一方面,把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2)课中多措并举,强化学生。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利用BB平台促使学生提前完成知识点学习,以此加强学习过程的引导与监督。其次,通过腾讯课堂实现对课程重难点问题进一步讲解,利用腾讯课堂讨论区和举手功能,以及微信群与学生开展实时互动讨论,及时解决学生困惑。对于有个别疑问的同学,则通过微信交流,实现对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辅导。

3)课后资源补充,增强学生知识转化与应用。通过在BB平台上上传文献、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同时了解前沿发展。另外,通过问卷调查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一步及时调整课堂节奏。

6.化学化工学院——在线举办2016级师范生微课大赛,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

【举办公费生微课比赛】

为进一步提升公费师范生信息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彰显卓越化学教师培养特色,化学化工学院于20203月在线举办了2016级全体公费师范生微课比赛。此次大赛分为中文组和英文组,分别从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评选,化学教学论教研室的教师从参赛的近200个参赛作品中评选出中文组一等奖12个,英文组一等奖5个,二等奖、优秀奖若干。

【优秀学生微课作品展示】

李晨曦同学以《走进化学世界》为题,应用英语讲解,以与生活有关的化学图片为引导,通过化学关系图介绍了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化学发展的历程以及化学世界的缤纷多彩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化学习惯,培养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

李金爱同学以《What is air made of?》为题,全英文讲解了空气的组成,生动形象地探究了空气组成的实验,整体内容完整且严谨。

刘世文同学以《铁的重要化合物》为题,细致的讲述了铁的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不同的实验活动以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紧密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陈颖瑞同学制作的英文微课以《Saponification》为题,采用了贴近生活且难度适中的油脂的皂化反应为主题,以幽默、欢快的方式呈现知识,学生在了解皂化反应的同时,感受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存在,体验化学的魅力以及化学对生活的价值。

【微课比赛效果显著】

本次微课大赛对公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以及职前教师素养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应用英语语言制作微课,使师范生们更好地了解国外化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动态,积极参与国际化学教育交流,从而贯彻我校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办学宗旨,着力培养和打造合格、优秀的职前教师不断努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